日军士兵忆日本投降:第一反应是这下得救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5-07-30
在许多老一辈日本人的记忆中,8.15这个日子是与昭和天皇70年前首度公开发声,在广播中宣布投降的停战诏书紧密相连的。而这直接意味着日本发动的那场漫长侵略战争的终结。
对这段时长仅四分半钟的特殊广播,在日本有一个专用指代词叫做“玉音放送”。而一些上年纪的日本人谈起那天的记忆,则百感交集地用“那个声音”作为指代。
埼玉大学名誉教授镰仓孝夫至今清晰地记得,当时还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他,与父母一同围着破旧的收音机听到了“那个声音”。因系老式文言,电波又有杂音,他根本不知是何意思。只是广播结束后,父亲重重舒了一口气,说“这样就好了”,令其至今印象深刻。
令其印象深刻的事情还有,之前一直在拼命煽动战争的老师们,突然一夜之间就一百八十度改变了说法,让学生惊讶万分。
另一位退休学者姬田光义,当时只有小学二年级。他告诉记者,那时他家被疏散在神户的乡下,他与同学们按通知要求一起跪在学校院子里听“重要广播”。大喇叭里放出的声音很奇怪,完全听不懂。看到旁边许多老师哭起来了,更觉得不可思议。但离开学校回到村子里,发现村民们却都十分开心,说“终于结束了”。
70年前那一天的“那个声音”,还是不少日本人的生死“拐点”。年逾九旬的冲松信夫告诉记者,当时他作为“特攻队”的一员,已接到命令要在当天下午3点起飞“出击”。突然被令“暂缓”,接着就是按通知在军方借用的民宅内收听广播。在这之前,他虽在军校受阅时见过被捧为“现人神”的昭和天皇,但与当时众多日本人一样,从未听过其说话声音。觉得那种抑扬顿挫很奇怪,不像普通日本人说话的方式。
冲松很快就听明白,日本投降了,战争结束了。他感叹,令其出乎意料的是,本以为受过长年军国主义教育的自己会因此而痛不欲生,没想到脑子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竟是:“这下得救了”。
与经历战争的老一辈相较,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一般对“那个声音”没有深刻印象。横滨大学教授村田说,战后出生的日本人,哪怕是学者专家,也罕有完整听过“玉音放送”录音的,更不用说深究其内容了。而年轻人中很多甚至根本不知道“玉音放送”之说。
广岛遭遇核爆70年的当天下午,正在核爆遗址旁邀路人一同“和平拥抱”的19岁当地女孩柿元,被问及是否知道“玉音放送”时显得一脸茫然,笑问“那是什么呀”?经仔细说明后,她称好像小时候不知什么场合听过“那个声音”,但完全不懂其内容,只被大人告知这代表战争结束。
随着战后70年节点将至,有关话题再热东瀛。新近上映的纪实体影片《日本最长的一天》,便刻意凸显了有关“玉音盘”的情节。
日本宫内厅在本月初首度公开了一直秘藏至今的“玉音盘”原声。据悉当时录制了6只原声盘,“终战日”播放后被严密封存收藏于日本皇室。盟军方面索取该原始录音时,所获乃复刻盘。之后各类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那个声音”,便是整体比原声慢了约10秒的复刻音源。
一同被公开的,还有当时用来举行决定投降的御前会议,并敲定投降诏书内容的“御文库附属室”内部荒废情景的照片。日本宫内厅方面称,公开这些史料,是希望有助日本民众铭记战争历史,以防战争记忆被淡忘。
就此话题与不少日本人的交谈中发现,70年前的“那个声音”,对其而言只是那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性“背景声”。还能留下印象的,则多为此间广播电视节目中常引用的那句“耐所难耐,忍所难忍”。
70年前在距离广岛核爆点不到10公里的上学路上,经历了那颗“特殊炸弹”令其一时“看不到光,也听不到声音”的恐怖体验的新泽老人,被问及8.15当天“那个声音”对其意味着什么时,沉默许久后说:绝对不能再有战争了。
而镰仓孝夫教授则认为,其实投降诏书的内容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比如没有提到对中国的侵略,比如对战争性质的表述等等。在如今纪念战后70年之际,最重要的是正确回顾历史。
~
日军攻破南京后,国军士兵被俘后为何不反抗?
而他表示被俘将士们之所以不反抗,是因为当时日本刚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很多战士对日军并不了解,并不知道日军会这么没人性,以为他们会遵守《国际公约》,优待俘虏,所以很多国军都没有反抗。没想到日军在诱使国军放下武器后,却迅速展开了大屠杀,而当国军反应过来,想要反抗时,却已经太晚了。
...1939年陈光的《亮剑》击败了年轻力壮的日本皇室精英
这场战役不仅在中国战场上斩杀了“训练有素”的日本皇室年轻“精英”,而且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第一场八路军以同等兵力和低劣装备消灭日本建制部队的“模范歼灭战”,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日本国内和日本高官,上演了我军在强敌面前“亮剑”的辉煌战役。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凭借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
日本战败投降后,几百万归国日本士兵如何生存?
日本战败之后,从中国、朝鲜、东南亚、太平洋等地约有数百万日军陆续从海外回国,这其中,中国区域含台湾朝鲜日军约198万,东南亚区域72万,太平洋诸岛还残留11万人,此外,还有数十万的海军。 这几百万个累赘,就在苦闷中一个个被送回了国。 有一些反应日本士兵战后生活的照片,他们的遭遇,各不相同。 曾经的皇军向美军...
大陆挺进队的作战经历
3. 这场突袭发生得太快,国民党守军还没来得及反应,两个武装便衣已冲到一座防御工事旁,并从枪眼掷入手雷,将其摧毁。他们接着攻击其他工事,而南岸的国民党军士兵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随后,又有十几名伪装成难民的日军出现。4. 类似杨佩尧的遭遇在之后还多次发生。中国战史上记载,日军跟踪中国军队...
中国这个烈士陵墓中,为何会埋着一个日本士兵?
一说起日本士兵,可能大多数的中国百姓们,第一反应就是他们在侵华期间所做的那些种种恶行,也正因如此,即便到了今天,每当我国和日本出现一些政治层面的争端时,百姓的反应都是特别激烈的。但其实,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民众是不会有错误的,犯错的都是政府,而民众很多时候,都是不得不去遵从政府的...
国产抗日神剧,日本人看了是什么反应
日本投降后日本对国内民众闭口不题日本再亚洲的侵略行为。也未公开对侵略行为道歉过。中日建交后也只是一些侵华老兵及家属来中国悼念因抗战死亡的中国人民,来赎罪。从没有官方的赎罪行为。所以大多数日本人如果看了中国拍的抗日剧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感,觉得是在抹黑日本。这也是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人没...
卢沟桥事变简介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
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
在一个破教堂也就是所谓的避难场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面对几个手持武器的日本兵的反应竟然是选择投降!想象不到当时人的对战争是怎样的心态!教堂里是越来越多的举起了双手,当坐在父亲肩头的小女孩在看到他周围的同胞,他的亲人,他的叔叔阿姨都举起手来时,她做了人生第一个选择,慢慢的举起双手,...
盘点15次二战秘密行动,疯狂程度,简直称得上是天才
由于德国后备部队没有反应过来,德国第六集团军被困住了。希特勒拒绝战略撤退,并因此孤立了这支轴心国军队。1943年2月2日,这支注定要失败的部队的指挥官弗里德里希·保卢斯(Friedrich Paulus)投降时,德军只剩下不到10万名士兵。这场军事灾难是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纳粹德国结束的开始。 1944年12月,作为德国大...
日本对中国的罪行有哪些
日本从发动“九一八事变”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越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第6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侵华日军在南京光华门、雨花门入城,因为守城士兵早已经撤出南京,因此只留下...日军731细菌部队将鼠疫杆菌注入试验者体内,观察其反应。鼠疫也被日本人用做细菌武器,细菌以炸弹的形式...